过度喂食影响孩子健康

每一个孩子的食欲不同,但仍有基本标准可以评量孩子吃得够不够。一般而言,1岁以前喝的奶量会以体重为基准,平均每增加1公斤,天天奶量就增加100c.c.至150c.c.,比如:3公斤的孩子,天天要喝300至450c.c.左右。

辅食喂食原则‧当令调整奶量

当孩子开始加入辅食之后,就应该注意每餐喂食的顺序准时间,应该先喂辅食再喝奶,才能依孩子所吃分量,调整下面喝的奶量。每餐辅食应该先设定好分量,可能是半碗或1/3碗,即使孩子想多吃,当餐也不要再给,固定分量的辅食都吃完时,奶量就要降低为之前的2/3,若吃全额的奶量就太多,会有过度喂食的情形。

相反的,假如孩子对辅食同意度不高,每次只吃一两口,就需要喝足奶量。因此孩子假如辅食吃的多,奶就少喝一点;辅食吃的少,奶就多喝一点,父母可以依孩子吃辅食的多寡调配奶量,要把辅食加上喝奶当成一餐来考虑,孩子的营养才会周全。

定时定量‧培养固定作息

要让孩子吃的量适中,可以先培养孩子规律的生活作息。像孩子在1至3个月大时,白天或许会睡比较久,建议父母要在固定的时间哺喂,培养孩子定时定量的习惯,不会饿得太过致使吃太猛,而出现大小餐的情形,父母以为孩子每餐都要吃这么多,间接导致过度喂食。

孩子白天就吃足所需要的摄取量,也可以大幅降低夜奶机率,且白天睡眠有被中断过,孩子会感觉非常睏,晚上也睡得沉,日渐作息就会较稳定,夜奶的需要也会比较少。

辅食慎选食材及调味料

有的孩子加入辅食后,体重有大幅增加的情形,除去辅食的分量可能餵太多外,也要注意辅食烹调的方法及食材的选择,尽可能以天然食物为主,少用调味料,防止加工食品及油脂太多的肉类,或是只吃太甜的水果。

不到1岁的孩子基本上不适合和大人吃一样的食物,成人饮食调味料都放太多,且有的食物孩子不可以吃,比如:蜂蜜。有的孩子会表现出口欲,想用手抓大人食物的反应,但这类食物对孩子的身体是一种负担,需要严格禁止。

增加辅食‧一次一种

孩子开始接触辅食时,建议一次单样尝试,一种至少要保持一个星期,新进食物要慢慢来,逐步累积孩子可以吃的食物类型,看孩子对新食物适应程度怎么样,是否会有拉稀、起疹子等过敏反应。即使孩子对新食物非常感兴趣,也要防止一次给太多类型。

过度喂食对幼儿的影响

有的老一辈的婆婆母亲,一直喜欢孩子白白胖胖的样子,感觉可以吃才长得大,只须吃得下都尽可能满足。过度喂食对幼儿生理和心理都会产生不好的影响,还是以适当且均衡的营养为主。

儿童肥胖的隐忧

依据研究:当大人让幼儿把食物当成是一种安抚、慰藉的工具,变成一种生活习惯,成人之后还是把食物视为解压和安抚我们的方法,不满足的时候就想到吃东西,是导致肥胖是什么原因之一。而近年小儿科密切注意的儿童肥胖问题,在心理原因上也有这层隐忧,孩子们已经习惯吃非常饱、想吃多少就吃多少的生活态度,小时候这样、长大也会这样,就变成生理上肥胖的结果。

容易导致偏食

过度喂食一般随着着偏食的不好的习惯,有的孩子除去正餐以外,又吃了太多的零食,致使热量摄取过高,但又没饱足感,会一直喊饿。1岁以上的孩子在正餐前2小时,不能吃巧克力、饼乾和糖果等零食,会妨碍孩子对正餐的摄取,也会排挤孩子对食物的摄取量,若孩子正餐还是照吃,热量就摄取过多;假如孩子不吃正餐,会延伸出偏食、营养不好的和强迫喂食的恶性循环。

期望父母在喂孩子时能发挥耐心并谨记原则:不要过度喂食,不是想吃那些就给什么,应限制分量和注意食材是不是健康;也不要强迫喂食,日后孩子爱吃或不吃都并不是好的饮食习惯。

有的人担忧幼儿时期太胖,会使得脂肪细胞数目增加,长大就容易肥胖,脂肪细胞的研究现在还没定论,但临床上容易见到过度喂食导致照护和教养方法的错误,致使幼儿有过度饮食、偏食,或喜欢高热量、高油脂的食物,对蔬果类的摄取量少,内化为生活习惯后,就会成为儿童肥胖的不定时炸弹。